今年35歲的沈紅松,清瘦的身子、黝黑的臉龐透出些許剛毅和精明,自1997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汝溪片區從事糧食收購工作??吹剿谕怙L餐露宿,老父親和在家打理家務的妻子十分心疼,也主動參與到收購糧食的工作中來。為了給國家多收糧、收好糧,沈紅松跑遍了方圓50多公里的溝溝壑壑。
2012年12月28日,沈紅松趕到已預約好的幾位“留守老人”家中。那天,山區里的天氣異常寒冷,氣溫只有零度,他趕緊驗質、稱斤,付款后,立馬和農戶一道打包上車,還沒有等糧食裝完,就下起了雨雪。由于山區的路是土路,一下雨就泥濘難行。當車行至一個叫王宗嶺的地方時,前面是陡坡,路面打滑,負載的糧車怎么也爬不上去。
他刨土、搬來石頭、墊上稻草,這時,沒想到車突然打滑后退,慶幸的是車退到巖口邊被一塊石頭擋住。當回頭一看后面是50多米高的懸崖時,沈紅松被嚇出了一身冷汗。第二天雪越來越大,他立即調來一輛農用車,將糧食分轉一部分到車上,就這樣,近5噸糧食完好無損地運到城區糧庫。待糧食收進倉庫后,他才輕松了下來。
年復一年,日復一日,沈紅松近16年在農家院落像螞蟻搬家一樣,將糧食一袋袋、一包包地收回來,可他沒叫過一聲苦,喊過一聲累。
今年春節期間,當人們還沉浸在節日團圓的氛圍中,沈紅松突然接到興峰鄉長石村七組65歲村民陶明發打來的電話。他向沈紅松傾訴,由于體弱多病的老伴患病差錢,需要及時出售家中的余糧。
沈紅松清楚陶大爺的家地處偏僻的山坳,離村公路又較遠,時逢過年,很難請到搬運工,他左思右想,最后還是決定去。慈祥、勤勞的父親得知他的難處后,也毫不猶豫地決定與他同行。
經過兩個多小時跋涉,當父子倆出現在陶大爺的家門口時,老兩口感動得熱淚盈眶。面對陶大爺家近3噸糧食,沈紅松犯難了,身體并不強壯的他,腿都發軟了,可是還得把糧食搬出這山坳裝上車。于是父親用背簍背,他就用肩膀扛,一袋又一袋,一回又一回,大冷的天,父子倆累得滿頭大汗。他和父親堅持了3個多小時,終于把糧食全部裝上了車。
近16年來,沈紅松像這樣下鄉收購糧食的事例不勝枚舉。據統計,僅2012年,他就為國家收購稻谷1750噸,小麥560噸,并抽出時間超額完成了忠縣糧食公司下達的非糧產品銷售任務。由于沈紅松為人正直,又能吃苦、敢于吃苦,年底他被所在公司評為了先進個人,且獲得了“收糧大王”的稱號。 本文網址:http://www.espartha.com/xingyedongtai/259.html